找到相关内容187篇,用时4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佛教伦理的中国化

    会通儒家伦理思想来阐发孝道,以把孝抬到最高德行的方式,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孝亲观。汉魏时期《理惑论》用“苟有大德不拘于小”的理由,首先在孝道上为佛教作为周全而机智的辩解,为往后中国佛教的“大孝”说埋下了伏笔。针对“佛教有违孝道”的指责,引用儒典中孔子称赞泰伯、许由、伯夷叔齐的故事,说明孝道重质不重形,泰伯文身断发,许由逃入深山,伯夷叔齐离国出走,表面上看这种行为是不仁不孝,但实际上是大德...

    龚爱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91140727.html
  • 佛心诗韵两相通——曹操诗风成因一解

    5世纪的古代印度。佛教界以汉明帝夜梦金人、遣十三使写《四十二章经》为佛教传入汉地之始,据《理惑论》记载: 昔汉明皇帝,梦见神人,身有日光,飞在殿前,欣然悦之。明日,博问群臣:“此...里无鸡鸣。生民百遗一,念之断人肠”。表现出对连年征战的将士和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的深切同情。《薤露行》:“播越西迁移,号泣而且行。瞻彼洛阳郭,微为哀伤”。曹操以微自比,他望洛阳而慨叹,犹微见殷墟而...

    左汉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05440862.html
  • 文化互动之果:中国佛教

    属于佛教所斥的外道。但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却有意识地将这一方面的内容突现出来,借以迎合并依附中土的种种神仙方术,而中国人也往往对佛教的这部分内容特别感兴趣。因此,在《四十二章经》和《理惑论》等早期佛典...

    洪修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3442293.html
  • 完善护教学,把好进入僧团的关

    理惑论》(以下简称《理惑论》)为消除世人对佛教非议所作的努力  《理惑论》全文以主宾问答形式,外人设问,答之。为正方,广泛的引用儒家的经典和儒家圣人周孔的言论为依据,或者用老庄和神仙长生说加以反驳和责难,为佛教教理、教义作辩解。如外人引《孝经》对出家人剃发染衣的修行仪规的非议,引用孔子和儒家尊崇的贤人为例子予以反驳:  昔齐人乘舡渡江,其父堕水。其攘臂捽头,颠倒,使水从口出,而父命...

    果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3156804.html
  • 汉末、三国时期的佛教发展

    世高来华,月氏国沙门支谶到洛阳,各译佛经数十部,共一二百卷。灵帝时,印度沙门竺佛朗也到洛阳。极力提倡佛教,主张与中国文化调和的名著《理惑论》,便是这一段时期的著作。此后沙门康僧会,月氏籍的名士支谦...的中国弟子道安法师,又是学问博洽,兼通世务,德重当时的学者,而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开山祖师慧远大师,也就是他的得意弟子之一。   四、净土宗的创建   慧远大师,雁门贾氏,少为儒生,博极群书,尤其深通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3158281.html
  • 论世出世间之孝

    毁伤。”相违,故出家僧人剃发也是有为孝道。2,出家僧人不聚妻室,没有后嗣——最不孝,所谓:“不孝有三,无后唯大。”3,出家僧人披袈裟,见王者不行跪起之礼,有违中国传统礼教,而当时在《理惑论》里就进行了申辩,但是他的申辩是用上古时代的个别事例,结果的申辩是无力的,到了东晋时代著名高僧慧远大师为此进行了解释,慧远大师认为:“虽然如来佛教是出世,尧孔名教是处世,两大教义不同,目的却同,同是服务...

    印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75160695.html
  • 峨眉“银色界”——读《峨眉纪游》兼谈释儒之理

    崇仁义,与儒家的“内圣”之道同为所谓“道德宗教”、“道德哲学”,故而有《理惑论》的观点:“尧舜周孔,修世事世;佛与老子,无为志也。”故而才有契嵩的《原教论》的主张,或出或人,或默或语,“在乎所用”...三尺之莲花,腹空,中安一、二尺高的小铜佛数尊,如明王士性记中所言,系宋兴国年铸。最后是“新殿”,殿中有砖墙,内藏“贝多叶书及舍利”。不过书作者未被允许一睹珍藏,更不敢奢想这些贝叶经书今可安在了。  ...

    周 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05462798.html
  • 《〈弘明集〉〈广弘明集〉》述论稿 序

    比单纯研究一书来得多些。  《{弘明集)(广弘明集)述论稿》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:《理惑论》的真伪、产生年代及佛教初传时期的思想、社会状况;对永平求法史料的辨析及求法说成因; “化胡说”的由来、...

    陈庆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3163781.html
  • 《普门学报》与人间佛教

    一部佛教理论撰述的(理惑论)即认为“道之为物,居家可以事亲,宰国可以治民,独立可以治身”(第四章)居家宰国之说正表明佛教并不独立于世事之外,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质之所在。至于魏晋...

    杨国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71563827.html
  • 佛教何以成佛家——超验信仰在传统伦理下的淡化

    内地渗透确是无疑的。”[2]  至于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,根据考古资料的考证,佛教从汉明帝时期传入我国基本是可信的。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争论,梁启超对于佛教入华的关键文献《理惑论》提出真伪问题,也就使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91464457.html